范美英:拥军70载 倾情报党恩

发布日期:2025-02-24 09:20 来源:响水日报 浏览次数: [字体: ]

拥军情怀相伴一生,鱼水之情代代传承。省拥军模范、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、盐城好人——范美英,70多年来,带领着家人走遍多个部队军营,累计往返军营近万公里,拥军足迹遍及青岛、连云港、盐城等地的海军、空军、陆军、火箭军和武警部队,从一声声亲切的“范大姐”到“范妈妈”,直至满头白发的“范奶奶”,她将其一生拥军爱国情怀挥洒传播,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。

人的一生,面临诸多选择,但对范美英一家来说,爱国拥军就像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道“单选题”,几十年如一日,用自己的点滴行动,回报党的恩情。

少年时,范美英父母因帮助八路军运送物资、传递情报,被汉奸抓进监牢进行严酷拷打,后经过地下党组织的营救,才化险为夷。那时,她便把这份恩情默默记在心里。后来有一次,范美英到山上寻找挖野菜的姐姐,不幸被一个日本兵盯上。就在这个日本兵扑过来的时候,两个路过的八路军救了她的命。这更增加了范美英对共产党、八路军的感恩报恩之情。

“没有共产党、八路军,哪里还有我范美英?”范美英常常对家人和亲友说,共产党、八路军不但救了她的命,还以母亲般的慈爱,给了她温暖和关怀,使她又一次享受到不是亲情却胜过亲情的骨肉之爱,她立志要终生报答共产党。

从此,范美英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走上了爱党爱国拥军道路。

从16岁起,范美英就担任妇救会主任,组织当地妇女做军鞋、送军粮、抬担架,支援解放军横渡长江……新中国成立后,她仍心系国防、拥军爱军。

逢年过节,范美英定期到部队看望慰问,成了不可或缺的大事。开始时,儿女不理解,有意见。天长日久,不断由对母亲的理解,转化为支持。范美英说:“军营里都是我们的亲人。做娘的得时时想着他们。”逢年过节,她都要带着各种慰问品,辗转一处处军营。镇上每年新兵入伍,范美英总要前去送行。“八一”节时,她会购买二胡、琵琶、书籍等文化体育活动器材送到部队,鼓励他们练好本领,报效祖国;看到驻军部队搞绿化,她买了数千棵树苗送到部队;了解到部队某宿舍还没有空调,她多方筹资买了2台空调送到部队;为方便官兵理发,她多次组织10多名理发师,义务到部队驻地为官兵理发……70多年来,范美英为部队先后缝洗衣被8000余件,赠物品总价值超20万元,组织开展文艺汇演、专题报告等300余场次。每到一处她都把精心制作的鞋垫等慰问品送到战士手中,把母亲般的爱洒在军营。

“奉献一辈子,拥军一百年”,这是范美英最大的心愿。范美英把爱军拥军传统带到了婆家。家里正缺少劳力的时候,她与丈夫毅然担当起家庭重担,相继把两个小叔子送到部队。当得知丈夫的专业技术能够服务国防建设时,又支持丈夫到陈家港海军部队工作。丈夫所在部队移防后,她又举家搬迁“随军”。

多年来,范美英前后共动员11位亲属参军保家卫国,写出精忠报国的壮丽人生乐章,被街坊邻居称誉为“兵奶奶”。“孙家一定要有为部队工作的人,这既是家风,也是传统,要代代传承下去。”范美英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孙。最可贵的是,三代兵中,任何一个人退伍后,从未向政府提出任何分配安排的要求,无论政府安排在什么岗位,他们都像普通公民一样,自我创业,自谋职业,勤奋扎实工作。

70年拥军路,70年爱兵情。范美英从最初的“拥军大姐”到“军嫂”,又到人人爱戴的“兵妈妈”,再到满头白发的“兵奶奶”,她对党、对军队的情怀从未间断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拥军爱军报党恩的铮铮誓言。


打印 关闭